“院士談減輕自然災害”系列叢書 |
陳颙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學成果獎 |
2021 |
一等 |
帕米爾-西昆侖-南天山會聚帶新構造變形與強震研究 |
陳杰、李濤、李文巧、覃金堂、姚遠、楊會麗、袁兆德、許建紅、劉進峰、李安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學成果獎 |
2021 |
一等 |
長江流域湖北段的水文重力監測與應用關鍵技術研究 |
吳云龍、胡敏章、姚運生、許才軍、閆峰陵、趙倩、張毅、張新林、劉少明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學成果獎 |
2021 |
二等 |
從川滇國家地震監測預報實驗場建設到中國地震科學實驗場起步 |
張曉東、湯毅、邵志剛、孫珂、孫漢榮、王龍、胡朝忠、席繼樓、張永仙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學成果獎 |
2021 |
二等 |
地殼形變動態過程與強震孕育特征研究 |
江在森、武艷強、王敏、方穎、田勤儉、劉曉霞、趙靜、魏文薪、劉代芹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學成果獎 |
2021 |
二等 |
電離層精細結構反演技術及地震應用研究 |
張學民、吳迎燕、劉靜、趙庶凡、陳一定、婁文宇、歐陽新艷、姚璐、袁桂平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學成果獎 |
2021 |
二等 |
多因素影響的房屋建筑和人口時空分布方法 |
竇愛霞、丁 玲、袁小祥、丁 香、王曉青、楊海霞、李振敏、王書民、崔麗萍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技成果獎 |
2018 |
二等 |
大地震周邊地區重力均衡與構造環境研究 |
付廣裕、張國慶、高尚華、佘雅文、劉 泰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技成果獎 |
2018 |
三等 |
水庫地震發生環境和特征研究及其應用 |
趙翠萍、王勤彩、華 衛、周連慶、陳 陽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科技成果獎 |
2018 |
三等 |
多地球物理場動態信息提取與圖像分析 |
張學民、劉 靜、武艷強、鄭 勇、祝意青、劉金碩、周 晨、楊 博、樂會軍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7 |
二等 |
地震災害應急遙感評估關鍵技術 |
王曉青、竇愛霞、丁 香、王 龍、邱 虎、章熙海、袁小祥、張 偉、郭建興、董彥芳、金鼎堅、王 巖、賀素歌、鄭友華、邱玉榮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6 |
二等 |
地震預測研究所2012-2014年度地震趨勢預測及震情跟蹤研究 |
江在森、方 穎、李文軍、魏文薪、曹建玲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6 |
三等 |
電磁衛星數據處理關鍵技術 |
張學民、歐陽新艷、劉 靜、趙庶凡、澤仁志瑪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5 |
三等 |
強震動力動態圖像預測技術研究 |
江在森、劉 杰、盧 軍、王武星、周龍泉、張 晶、張 希、王亞麗、杜學彬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5 |
二等 |
孕震介質演化過程的多尺度研究 |
杜建國、李 營、劉 雷、謝 超、 易 麗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4 |
三等 |
地震預測研究所高性能集群計算系統及其應用 |
李閩峰、李圣強、劉桂平、王 斌、任 靂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4 |
三等 |
地震預測研究2009-2011年度地震趨勢預測報告與震情跟蹤研究 |
江在森、張 晶、邵志剛、武艷強、張浪平、方 潁、李文軍、王武星、周曉成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4 |
二等 |
地殼介質各向異性及參數的動態變化研究 |
高 原、克蘭平、周蕙蘭、梁 維、鄭斯華、郝 平、吳 晶、石玉濤、太齡雪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0 |
二等 |
地震地電觀測方法系列標準研究與編制 |
蔡晉安、席繼樓、錢家棟、趙家騮、黃 偉、杜學彬、王蘭煒、毛先進、馬欽忠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0 |
二等 |
地震預測研究所2006-2008年度地震趨勢預測報告連續三年第二名與震情跟蹤研究 |
江在森、張 晶、馬宏生、方 穎、邵志剛、王曉青、王武星、武艷強、張艷梅 |
中國地震局防震減災優秀成果獎 |
2010 |
二等 |